该病是高温造成的。特征是开花后不坐果,坐果后发黑。生态防治,控制温度在22℃左右。发病高峰期可用药剂防治,667m2用40%的灰霉菌克1000倍或用70%的进口甲基托布津800倍,或用23%的疮孔流康悬浮剂2000倍。
草莓病毒病
从苗期开始加强药剂防治,减少病毒传播介体,可用菌毒A3000倍、菌毒王中王3000倍、菌毒清2000倍、植物灭毒灵300倍等。通过实践,防治效果好的是植物灭毒灵。
线虫病
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是5%灭可磷颗粒剂与基肥混用,持效期可达80天,安全可靠。
红蜘蛛、蚜虫
防治红蜘蛛可用5%尼索朗乳油2000倍或用1.8%阿维菌素乳油6000倍。防治蚜虫可用1%苦参碱醇,667m2用50ml,或用10%吡虫啉3000倍;开花后可用熏蚜1号在夜间进行点燃。
注意事项:①因棚内温度高,药剂防治应在早晨10时前、下午3时后进行,温度在18-22℃,湿度在50%-60%,选晴天进行。②利用烟熏剂杀菌杀虫,可在夜间进行,温度不**过15℃为宜。